持杯遙勸天邊月。
願月圓無缺。
持杯復更勸花枝。
且願花枝長在、
莫離披。
持杯月下花前醉。
休問榮枯事。
此歡能有幾人知。
對酒逢花不飲、
待何時。
虞美人 ---- 蘇軾
我天生不是位愛喝酒的人。 雖然家學淵源, 從父母兩方家族都各有海飲的高手姑伯姨舅,
可是從小正義凜然,英氣可逼 ,對非正義的行為 ,一向不屑。
喝酒不僅傷身,醉酒癱在地上還很難看,隔天酒醒後, 頭痛還反胃兼脫水 。
所以誰也別想誘惑我喝。
怎麼也沒想到,我的正義天使就在出社會後第一次社交飯局被徹底的摧毀了。
第一次公司主管與部門員工聚餐,我們這種剛出社會的新鮮人,
開心的是可以吃美味大餐, 所以省頓午餐錢只喝飲料,
空腹赴晚宴 ,就等晚餐來好好吃個過癮。菜還沒上 ,桌上已經擺滿了啤酒。
"來來來!大家辛苦了! 敬各位同事 我先乾為敬。"
主管帶頭先喝乾了,其他人趕緊舉杯 陪著也乾了
"大家一起回敬經理 " 一位同事帶頭了 又敬了一次 也乾了
"這杯祝部門業績衝頂" 經理又舉杯, 大家又跟著乾了
這三巡喝下來, 我的酒杯還是滿的 。
" 甲子小姐,里都沒喝喔。 "
" 不好意思,我不會喝啊 "
" 安勒賣塞啊!出社會一定要入境隨俗, 你半杯我一杯 吼謀? "
大家全部眼光 都看著我, 我本是藏身在觀眾席上的觀眾,
突然間像被千瓦探照燈照到身上來,熾熱高溫迫近到自燃程度。
這時多麼希望馬上有一件隱形的斗蓬讓我披上隱形 降溫。
"可是,我真的不會喝啊 "
"里找意果人 陪妳一起喝好了 "
我一個菜鳥, 眾目睽睽下 硬頂著頭皮 不喝可能也別混了。
所以 就這樣人生第一口苦酒, 就進了我潔身自愛, 滴酒不沾多年的胃 。
接下來的, 大家不斷的吆喝著。
『喂 你沒乾 這樣沒誠意 』
『要不我兩杯 陪你一杯啦 』
這樣下去 這些人還能平安回到家嗎?
我看著大家一來一往的敬、 回敬、 再敬 。
當下悟出原來出社會所謂的八面玲瓏 , 第一件事就是要會喝酒,還要會找人喝酒。
雖說中國人喜歡酒過三巡,菜過五味後, 開始談正經事。
吃頓飯、喝個酒, 的確可以緩和情緒, 懈下武裝的偽我,
酒桌上,多少也可略窺出人的個性。
有些人, 酒酣耳熱之際 開始高談闊論 但言語像唱片跳針一樣 ,一直重覆同一句話。
有些人,不知是藉酒壯膽, 還是真有神鬼入侵, 突然間外語能力會突飛猛進, 原本一句都不會說的,會對著老外猛飆外文 。
有些人,可能一直沒睡飽 喝酒之後,只見倒在一邊睡覺, 不多說也沒作為。
有些人,三杯下肚,開始動作粗野, 亂發脾氣, 甚至咆哮、 挑釁。
大部份人,像我一樣 ,喝了酒就是安靜的微笑,享受愉悅。
據說這型人,俠骨柔情、 忠肝義膽 、個性開朗、熱愛生活,對未來充滿信心。
這絕對是真的。
喝過一杯後, 後面一瓶半打的 ,就沒什麼好計較了。
我的底限也隨著喝酒的頻繁而不斷的擴張。
但啤酒利尿,這一直要上廁所這件事,卻比喝醉酒還要困擾我 。
幾次路上瘋狂地找廁所, 差點尿在褲上的事發生後, 我就對啤酒保持拒離。
應酬不喝啤酒後, 我改喝單一麥芽威士忌 。因為濃烈所以喝的量不會多,就算太嗨喝過頭,隔天仍是上班一條龍,不會頭痛 。
再者, 那些想要灌酒的,看到手捧威士忌杯的女人, 多少會知難而退 。
沒有三兩三, 怎敢上梁山呢?
這招果然有效 ,不再會到處找廁所 ,也不會有人想隨意挑戰我的極限 。
真正讓我愛上酒的初戀是甜白酒。那瓶顏色豔若琥珀金光的法國甜酒。
幾杯後,微醺但意識清楚的感覺,宛若下了一場雪,瞬間蓋住所有地表上的黑暗醜陋 。
旅遊作家韓良露說,只有在微醺之時,才能懂得分辨酒醉與心醉的不同境界,也才是能喝、愛喝與懂喝、會喝間的分野。
甜酒的記憶不散, 味蕾則因舌尖的渴求不停升級 ,甜白酒、 乾白酒與紅酒Merlot到Cabernet Sauvignon。酒配上合宜的食物 就像好的素材要用對的調味料來料理一樣。
吃飯飲酒變成一種習慣,就像吃中菜沒點湯,一樣的怪。
喝酒不是壞事,壞的是不知分辨底限, 讓酒成為元凶的不知節制。
音樂盒: La Pluie by Zaz